“听! 我们的劳动就是要使丑的变美,无用的变成有用。难怪罱泥船上的歌声不断……本来有劳动的地方就有歌声。”伴随着诗情洋溢、激情飞扬的散文诗朗诵《早霞短笛之江南水乡》,异彩纷呈的柯蓝散文诗朗诵会,于11月21日晚在我校拉开序幕。此次朗诵会由我校、广东散文诗学会、海丰县作家协会主办,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承办、协办。
l 中国散文诗名家齐聚,共同追忆柯蓝先生的诗与情怀
本次朗诵会可谓是名家集萃。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、《散文诗世界》杂志社长海梦,《羊城晚报》集团副总、原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远辉先生,人民日报高级编辑、著名散文诗人刘虔,河南省散文诗学会会长、河南出版社原社长王幅明,《中国散文诗年选》(现代出版社)主编、《散文诗》杂志原主编邹岳汉,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《散文诗世界》杂志主编宓月,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、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猛仁,《中国散文诗年选》主编夏寒,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、广东散文诗学会长陈惠琼,著名评论家、羊城晚报集团副总,原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远辉,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,原深圳市福田区委统战部部长(副局)王成钊,柯蓝的儿子、唐建新先生,中共海丰县委副书记、县委政法委书记、广东散文诗学会、中外散文诗学会广东分会副会长柳成荫,中国作协会员、广东作协理事、汕尾作协副主席、海丰作协主席石磊等60余名中国散文诗的名家、诗人齐聚现场,和我校2000多名师生和广州各界100多名文学爱好者共飨此次“心灵之旅”,共同追忆柯蓝先生的诗歌与情怀。
l 推倒“围墙”,让社会先进文化走进来
开放办学是我校一贯坚持的理念。学校始终坚持打开校门,积极引进校外优质资源,与社会共育人才。
本次承办柯蓝散文诗朗诵会,正是学校推倒“围墙”,让社会先进文化走进校园的一次实践。当前新媒体盛行,多元文化驳杂共存,散文诗、诗歌在大学校园呈现式微状态。学校通过举办这场大规模的散文诗朗诵会,邀请名家大师走进校园,让青年学生在他们的引导下,重温传统与经典,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,在柯老的文字与思想中,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蕴美,追逐诗与远方。
朗诵会选取了《我的生命》、《假如可以选择》、《我心中的祖国》、《万物生长》等10首柯老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散文诗代表作,通过单人朗诵、小组朗诵、集体朗诵等形式,配以乐器演奏、歌舞表演等多种艺术方式,让观众们感受了“散文诗是诗话的散文,散文的诗话,散文诗是新诗与散文的化合……”的独特魅力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,感受文学和艺术氛围,陶冶文化素养,提升综合素质。
每一年的11月是我校一年一度的“校园文化艺术节”如火如荼开展的时期。在今年举办的第14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,除了“柯蓝散文诗朗诵会”之外,其他很多环节也是打开校门,积极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,将先进、经典、独具中国特色的各类文化引入校园,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。例如,学校与广州昆曲社合作,邀请广州昆曲名家和爱好者与在校学生共品“百戏之祖”昆曲之美,在共同纪念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年。
l 多种艺术形式融合,专业技能全面展示
这一场朗诵会又不仅仅是一场朗诵会,除了语言朗诵艺术之外,还融入了音乐、舞蹈、演唱等多种艺术形式,再加上唯美的舞美,合宜的灯光,显得异彩纷呈,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艺术特长。
这是学校8个二级学院通力合作的结果。师生们不仅将其作为一场文化盛宴,也将其作为一次专业技能的报告会和展示会。公共管理学院文秘专业学生通过诵读展示自身在语言艺术上的优势,同时配以颇具岭南特色的茶艺表演;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则将舞蹈与诗朗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二者交相辉映;基础教育学院的师生将音乐、演唱、古筝演奏、琵琶演奏融为一体;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将朗诵与速写、现场泼墨绘画合而为一……为观众们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,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。
在长达近二个小时的朗诵会上,容纳3000余人的会场座无虚席。著名朗诵艺术家、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一舟先生全情投入、声情并茂地朗诵《假如我是一棵树》,博得观众阵阵掌声,也让激荡人心的诗情诗意带来向梦想不断前行的力量。现场师生和众多诗歌爱好者们还通过微信、微博等形式实时转播盛况。正如柯蓝先生《我踏着星光远行》里描述的那般:“在黑蓝的天幕下,星光在指引我。不是那最辉煌最亮的星。也不是那最遥远的最充满魅力的星。而是那许多许多普通的小星,拥戴着我前行。……”在爱与美的长征路上传薪接火。









(党宣:曾妍/文 学生记者:吴显铭、黄深,电视台/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