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3日,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闭幕。在这场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“奥林匹克”盛会的赛事中,我校人工智能学院《智能多功能学娱桌》项目在“人工智能+”专项赛中脱颖而出,荣获一等奖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

图:赛事现场
“挑战杯”竞赛作为全国最具代表性、权威性和示范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,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展示科创成果的重要平台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“挑战杯”工作,完善体制机制,加强资源投入,强化科创项目孵化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创能力。学校党委书记马栩生、党委副书记黄泽瑜多次关心、指导选手备赛情况。校团委和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开展项目研讨、项目问诊、模拟答辩等各类培训和跟踪辅导,不断提升作品质量。

图:马栩生指导备赛项目

图:黄泽瑜做赛前动员
获奖作品由人工智能学院周向军、吴英男、周婕等三位老师指导,林茵茵、许杨扬等9名学生精心规划与设计。作品创新性提出“AI+AR多模态融合”技术架构,应用本地小模型与云端大模型协同架构,打造智能学娱桌,让AI深度融入儿童教育。目前,该项目已申请多项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,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,为推动家庭教育智能化、个性化升级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

图:“智能多功能学娱桌”项目团队合影
近年我校扎实推进“挑战杯”竞赛工作,学校团委精心组织、学院积极动员、指导老师热情参与,营造了浓郁的科创氛围,引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竞赛,将专业学习与科创实践相结合,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。此次“挑战杯”项目获奖便是在学校大力支持下,师生协同攻关、长期培育的成果缩影。
学校将持续营造鼓励创新、崇尚实践的科创氛围,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以获奖团队为榜样,肩负时代重任,勇攀科技高峰,在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。
(校团委:余晓玲/文,薪仔工作室/图)